“看这份鸟类观察笔记,我们校园里有喜鹊、灰喜鹊、鹊鸲、红头长尾山雀等。”“我和妈妈买了蓝花楹盆栽来种植,等了很久,都不见开花,说明心急真的吃不了热豆腐。”“校外观察让我明白,原来知识不仅在书中,更在生活中。”……4月25日,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自然观察节暨2025年科技周闭幕式举行,同学们雀跃地展示他们用童真记录的自然密码,分享他们在本次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心得。

闭幕式上,同学们分享成果。 牟燕红 摄

  在闭幕式上,同学们进行了成果汇报与评比,展示了一周来的活动成果,评选出优秀作品和观察记录,并颁发奖状与奖品。其中,一、二年级学生展示优秀科普植物画,并介绍创作思路和所画植物的特点及生态价值。三、四年级学生朗读优秀科普自然故事,分享创作灵感和过程,以及故事背后的科学知识。五年级学生汇报自然观察记录,展示记录表格和照片,分享观察心得和发现,以及所了解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。

同学们的作品。 牟燕红 摄

  据龙翔小学校长范源介绍,在活动期间,该校邀请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,讲解“如何在校园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”,结合龙翔小学的实际情况,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校园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进行多样性记录。“生物多样性观察是学校多年培育的特色品牌活动之一。我们期待通过这个窗口,让孩子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,既认知自然规律又理解生活真谛,真切体会到人类是自然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成员。希望孩子们在参与科学观察实践的过程中,既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素养,也在孕育守护绿水青山的情怀担当。”

同学们在校园进行自然观察。 供图

 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,本次活动依托龙翔小学的校园农场、食育教室、生命体验馆等特色场域,充分展示龙翔小学在生态教育中的创新实践。活动旨在通过校园环境与教育特色,引导师生积极参与自然观察、专家科普讲座及公民科学项目实践,点燃学生对生命科学、生态学的兴趣,培养未来自然科学领域的“小小研究者”。

同学们在课堂总结自然观察成果。 供图

  云南省动物学会科普工作者周修远表示,“我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,如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、科普植物画创作、科普自然故事撰写以及对校园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记录,学生们将更深入地了解昆明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增强生态保护意识,并充分展现龙翔小学在自然科学教育领域的独特魅力,形成‘校园即生态课堂’的示范效应,扩大区域教育影响力。”

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。 供图

  据悉,本次活动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、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不仅是一次科学教育的实践,更是学校与家长、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。通过这次活动,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,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,在体验中学习。昆明市龙翔小学将继续秉持“以人为本,全面发展”的教育理念,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。

  云南网记者 牟燕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