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大关,数字时代迈向新高峰
近日,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再创新高,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.92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.4%,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势头,也预示着数字时代迈向新的高峰。
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,我国互联网产业在政策扶持、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下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从基础网络设施建设、互联网企业崛起,到数字经济发展、网络强国战略实施,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,如今,互联网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、沟通交流、购物消费、教育医疗等重要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,为我国数字经济注入了新动力,根据报告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,2021年达到45.5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到39.8%,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,催生了许多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,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,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起到了推动作用,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,网络应用场景不断丰富,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也得到了充分释放,短视频、直播、共享经济、新型电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,满足了广大网民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,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也表现出色,一批批“独角兽”企业脱颖而出,成为国际竞争的生力军。
在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的背后,是我国政策扶持、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,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,降低网络使用成本,提高网络速度,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好的上网环境,我国持续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,加强网络空间治理,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,保障公民合法权益。
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,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在国际舞台上,我国秉持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,与各国一道,共同应对网络空间的各种挑战,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、合理、有效。
面对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,我们也应看到,我国互联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,如网络安全问题、信息泄露、网络谣言、数据歧视等,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网民的利益,也制约了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,加强网络安全保障,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,切实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。
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国互联网发展正迈向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,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推动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,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
一是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,为全民上网提供坚实基础,二是深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,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,三是强化网络空间治理,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,保障公民合法权益,四是加强全球互联网治理合作,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为世界互联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。
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大关,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,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,让数字时代惠及更多人民群众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